互联网公益慈善论坛现场。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
罗世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兼代表
欧敏行
信息通信技术可用于改善残疾学生的学习、教学以及识字率。随着网络提供的信息量越发巨大,互联网让各级教育更具包容性。在联合国,我们注意到中国政府在促进残障人士无障碍使用互联网和其他信通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例如,自2012年中国政府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来,500多个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建立了无障碍政府信息服务平台,现已向30000多个政府网站提供支持,以确保其顺利实施。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
程凯
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进互联网世界,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设施、产品和服务满足特殊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互联网带给了残疾人便利的生活,激发了社会公益助残的无限创意,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信息化时代的温暖与力量。第一,互联网为残疾人消除障碍提供了观念和技术上的可能。第二,互联网给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搭建了桥梁。第三,互联网让残疾人成为创新创造的社会主体。第四,互联网公益事业必将为新时代创造残疾人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井顿泉
我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前进,在推动国际民间友好、推进两岸和港澳交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等领域做出积极努力。很高兴借此机会,同大家交流我们在互联网公益方面的探索与尝试。首先,运用互联网公益慈善推动信息化时代的普惠发展。其次,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公益融合创新。再次,积极构建互联网公益慈善交流与合作平台。
全球联合之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布莱恩·盖勒格
腾讯公司副总裁
陈发奋
我们很早就认识到,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公益事业的最好方式就是,既能充分响应国家、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又能有效调动自身的核心能力,即互联网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99公益日和腾讯为村遵循着同样的内在逻辑:用科技连接信任,共建公益新生态。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越来越坚信,对互联网的善用,将为公益事业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社会信任构筑坚实的土壤。
字节跳动副总裁
张羽
数字化变革给互联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我们必须抓住这样的机会,提升创新技术的能力,也必须珍惜这样的机会,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大家分享三个关键词。第一个词是赋能。互联网和公益的关系,不是颠覆或冲击,而是融合与赋能。第二个词是创新。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壁垒,为社会各界参与公益创新提供了新的通道和新的思路。第三个词是人人参与。互联网通过技术和产品,在规则和模式上降低了公众参与公益的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可及。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
屈翠容
首先,我们要通过数字化赋能精准扶贫,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扶贫攻坚”和“环境保护”等公益问题,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发展红利。其次,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结合时代和年轻人的需求,用“融合创新”的形式弘扬正能量,助力中华优秀文化的推广与传承。最后,关于互联网普惠发展,我非常认同在全球化的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只有坚持开放、包容、普惠和共赢,勇于创新,整合资源,我们才能共创、共享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国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
盛瑞生
互联网,是一张打破时空限制,将数十亿人民共系在虚拟网络中的网。而公益,姓“公”,公共、公众蕴含着一种 “我为他人”的依存关系。所以,当我们做互联网公益时,更应执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参与其中。互联网和科技代表了人类聪明的一面,公益与扶贫代表着人类善良的一面,互联网公益就是人类智慧与善良的综合部分。我们相信,只有人人互连、互信、予以热爱,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命运共同体才得以构建。